作者:宋海英
從擔任鎮(zhèn)長的“心潮澎湃”,到提名市人大代表的“咬牙自勵”,再到謝幕古城的“淚眼迷離”……《鎮(zhèn)長二年》一書中,馬健同志把對組織的感激,對職責的堅守,對群眾的摯愛,對同事的真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情感人、以理說事、以法服眾。在與群眾的朝夕相處中,馬健同志積累下了不凡智慧與高超技巧,令人深深折服。也正是這種從始至終的真實,不事雕琢的拙樸,夙興夜寐的磨礪,一心為民的擔當,讓同樣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自己,感同身受。馬建同志拼命向上又向善的一顆感恩的心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追求,讓自己在思想上、靈魂上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對待職務(wù),馬健同志以“善勝者不爭,善爭者不爭”的覺悟,凡事從大處著手,懷著一腔炙熱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敬業(yè)奉獻、踏實工作?!靶湃稳缟?,重任如山!全心回報,努力擔當!”“到哪里都要給公家好好干!”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成為一名合格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心就要沉得下去,敢于直面艱苦和困難。從思想上坦然接受組織的安排,把艱苦的環(huán)境作為鍛煉自己成長的平臺和舞臺,自覺自愿地融入到農(nóng)村“兩委”和廣大群眾中去,傾聽他們的苦衷,了解他們的想法,真心實意地他們出謀劃策,做他們“倒苦水的缸”、“籬笆上的樁”、“碾頑石的夯”。
對待群眾,馬健同志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處世應(yīng)物,勇于擔當,想民所想,為民謀利,看似柔弱卻能克剛,及時有效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群眾的信任。“我們離群眾有多遠,200米,不遠也不近。開車過去,什么也聽不到;走上兩步,什么也可以聽到?!臂`行黨的群眾路線,成為一名合格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心就要靜得下來,守得住那份清苦和寂寞。坐到群眾的炕沿上,蹲在百姓的地頭上,貼在大伙兒的心坎上,才能有真心對待群眾,才能有真情服務(wù)群眾,才能有熱情把群眾的事辦好。我們的父輩、祖輩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淳樸善良的血脈在我們身上延續(xù)。平凡的工作中,不需要我們做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難事,只要我們帶著感情和群眾平等相處、坦誠交流,面對面、心貼心、實打?qū)嵉亟慌笥?,就會縮短距離贏得信賴,便于工作的開展。
對待自己,馬健同志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不怕吃虧,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算計蠅頭小利,深深地打動著古城的每一個百姓,也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讀者……“只求自己盡心竭力,一步一步地堅持走好?!薄靶拇嫔颇?,心懷正義,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臂`行黨的群眾路線,成為一名合格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心就要用得起來,在苦中搏、搏中得、得中樂。用心學好馬健同志勇?lián)y事、勇于奉獻的風格和品格,注重形象、廉潔自律的作風,毫不畏懼地認識苦、接受苦,矢志不移地改變苦、戰(zhàn)勝苦,以自身的錘煉提高開創(chuàng)性地開展工作,把本職工作做得更扎實,把干群關(guān)系搞得更融洽,把農(nóng)村的各項事業(yè)繼續(xù)合力向前推進,不負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盼、人生的真諦。
“許久許久了,總忙于具體事務(wù),靈魂、精神和思想感到是那么的饑餓啊!”讀著讀著,竟有一絲恍惚,這難道不是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么!讀書、學習、做人、做事,我們未敢有稍許懈怠;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我們一直在路上孜孜追求……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