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视频在线播,1024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思思五月婷高清在线,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s id="zrxjt"><nobr id="zrxjt"><kbd id="zrxjt"></kbd></nobr></s>

      <sup id="zrxjt"><thead id="zrxjt"></thead></sup>
      <acronym id="zrxjt"></acronym>

      <s id="zrxjt"><nobr id="zrxjt"></nobr></s>
      1. <s id="zrxjt"><abbr id="zrxjt"></abbr></s>

        吉縣:禮贊時代 德耀平陽

        2024-01-06 10:40:0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一種精神力量 一生追隨踐行

        ——記第七屆“臨汾市道德楷模”劉一平

          家住吉縣吉昌鎮(zhèn)煙里村的劉一平現(xiàn)已年近七旬,他至今依然清晰記得孩提時代父親對自己的殷殷期望和諄諄教導——“向雷鋒同志學習,崇德向善、助人為樂?!?/p>

          劉一平父親劉學海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給他講雷鋒的故事,鞭策他長大后要像雷鋒那樣,看到有困難的人,能幫就幫;一輩子都要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從那時起,雷鋒精神就像種子一樣,在他幼小的心靈萌芽扎根。

          1980年,劉一平參加工作,成為吉縣教育工程隊的一名職工。 2003年,他成立吉縣壺口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教育分公司。2010年,東城鄉(xiāng)柏東村青年蔡凱來公司打工,不久父親被查出胃癌,經(jīng)多方治療,花費30余萬元,終因病情惡化不幸去世。2013年,母親又被查出子宮瘤,為給母親治病,蔡凱四處借貸,債臺高筑。2014年,剛出生的兒子又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舊債未還,新債又來。蔡凱一家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劉一平鼓勵蔡凱困難面前不能退縮,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先后資助蔡凱20余萬元,幫助蔡凱還清外債、修建新房,走出困境。

          2017年,吉縣中垛鄉(xiāng)南光村村民蘭澤福一家三口因煤氣泄漏爆炸而重度燒傷,巨額醫(yī)療費讓人絕望,劉一平伸出溫暖之手捐助1000元;2019年,文城鄉(xiāng)古賢村婦女郭華萍高位癱瘓,臥病在床,劉一平捐款1780元為她購買電動護理床,鼓勵她積極進行康復治療,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快樂生活。

          與此同時,劉一平還為壺口黃龍寺捐款5000元購置空調(diào);為文城鄉(xiāng)王家垣村貧困戶捐款7000元購置電視;為縣老干部合唱團、老年秧歌隊捐款13000元開展活動;為吉昌鎮(zhèn)辛村回族困難群眾和柏山寺鄉(xiāng)西石泉村殘疾老人捐贈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2020年2月1日,劉一平積極響應“抗擊疫情 希望同行——山西省希望工程特別行動”,捐款1000元。2月6日,在全縣工商聯(lián)合會組織的民營企業(yè)為武漢醫(yī)院捐款儀式上,他又踴躍捐款10000元。

          出身教師家庭的劉一平,對關愛下一代工作更是情有獨鐘。2004年,他為三堠小學捐贈了價值6000元的桌椅和書包;2005年,他為蘭古莊小學捐贈了價值3000元的教學用具;2012、2013年,他為東關小學26名貧困學生捐贈了價值12000元的生活、學習用品;2015年,他為貧困大學生捐款5000元。

          2020年9月,吉昌鎮(zhèn)北光村一家兩個孩子同時考上大學。開學之際面對高昂學費,全家束手無策。關鍵時刻,縣關工委牽頭,劉一平慷慨解囊,拿出6000元資助張豆、張彤姐妹二人圓了大學夢。2021年7月,車城鄉(xiāng)曹井村孤兒于倩倩以611分的中考成績被山西師大實驗中學錄取。助學捐贈儀式上,劉一平當場把5000元現(xiàn)金交到于倩倩手中,并承諾今后每年捐款5000元,直到其大學畢業(yè)。當?shù)弥毁坏某煽冊诎嗬锩星懊r,他滿懷深情地說:“只要你刻苦學習成績優(yōu)秀,我一直資助你到大學畢業(yè)。我的承諾一定兌現(xiàn)!”倩倩激動地說:“劉爺爺請你放心,我一定記住你的話,不讓你失望!”

          助人為樂,播撒愛心。2022年1月,劉一平向屯里鎮(zhèn)屯里村貧困學生王東棟捐款1000元;3月向吉縣一中高考學生張宗元捐款1000元;六一兒童節(jié),向屯里鎮(zhèn)明珠小學捐贈書包62個,價值2800元。

          總有一種精神力量,值得一生追隨踐行。數(shù)十年如一日,劉一平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樂善好施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讓雷鋒精神賡續(xù)傳承永放光芒。多年來,劉一平累計為社會公益事業(yè)、扶貧助殘、興學育人捐款80余萬元,受助200余人次。他也先后獲得吉縣“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最美吉州人”等榮譽稱號。

          記者 王小庚


        甘為涓涓細流 匯聚磅礴之力

        ——記第四季“助人為樂”臨汾好人劉愛玲

          從2012年成為一名注冊志愿者,到2019年擔任吉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一路走來,劉愛玲的愛心足跡遍布城鄉(xiāng)。她個性陽光的笑容,感染著左鄰右舍的每一個人,她忘我?guī)头龅男袆?,溫暖著十里八鄉(xiāng)的每一個人。近年來,她先后榮獲“吉縣好人”“吉縣道德模范”“臨汾巾幗建功標兵”“臨汾最美志愿者”“‘助人為樂’臨汾好人”等榮譽稱號。

          長期以來,在全縣各社區(qū)及養(yǎng)老院、光榮院的老人們由于行動不便等原因,理發(fā)成了老人們的“頭等大事”,同時,或無兒無女,或子女長期不能陪伴,老人們的精神生活貧瘠。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劉愛玲和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及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協(xié)商,啟動了“關愛老人 從頭開始”志愿服務項目,組織吉縣理發(fā)協(xié)會志愿者為全縣各社區(qū)高齡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子女在外地、喪偶以及體弱多病老人)、三無老人(三無指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yǎng)人、無經(jīng)濟來源)、全縣養(yǎng)老院、光榮院老人提供免費理發(fā)服務。此外,每年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她都會聯(lián)合志愿者走進敬老院、光榮院,幫助他們打掃房間、洗衣服等,給老人們送去衣物、具有特色的慰問品,為老人們做飯,共度節(jié)日,豐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該活動已開展32次。每次活動她都帶頭參加,即便是手術后還沒完全恢復,她也牽掛著老人們,仍然聯(lián)系志愿者們?nèi)缙陂_展活動。屯里鎮(zhèn)養(yǎng)老院有20多位孤寡老人,作為老人們的知心朋友,每次離開時,老人都拉著她的手說:“你們啥時候再來看我們?”劉愛玲總是含著眼淚離開。

          在劉愛玲的影響下,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兒子都跟著做起了公益,溫馨的家庭用愛心溫暖著社會,傳遞著新風,2023年,劉愛玲家庭獲得“全國五好家庭”。

          剛開始投身公益事業(yè),家務幾乎都是愛人在做。起初家人都有些情緒,但劉愛玲工作的點點滴滴,家人都看在眼里。慢慢地,丈夫毅然站在了身后支持她?!耙痪W(wǎng)通”志愿活動、幫助全縣老人養(yǎng)老保險認證等等,其丈夫都是幕后策劃者。工作之余和她一起看望孤寡老人,一起關愛留守兒童。一次,劉愛玲組織在縣城廣場開展“溫暖包”募捐活動,80余歲的公公來到捐款現(xiàn)場捐了100元后,悄悄離開,志愿者認出來后,老人還不讓告訴她。劉愛玲看著公公遠去的背影,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在劉愛玲的影響和教育下,他的兒子考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讀博士生,專業(yè)攻讀西洋古典爵士音樂,成為我國該領域的稀缺人才。兒子在國外為中國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當助教,還積極為國內(nèi)的貧困學生聯(lián)系幫扶人。

          作為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副會長,劉愛玲每天起早貪黑,編小品、演節(jié)目、組建合唱團,傳播公益文化,公益活動成了她生活的常態(tài)。

          2020年冬天,曹井村的一位老人因患老年癡呆病走失,劉愛玲積極組織志愿者尋找,幾天后雖在一個深溝里找到了,但老人已沒有了生命跡象。受此觸動,她在網(wǎng)上查找應對辦法。后來在中國紅十字網(wǎng)看到了“黃手環(huán)”行動,她馬上和中國黃手環(huán)活動組委會取得聯(lián)系,截至目前已經(jīng)為吉縣60歲以上老人發(fā)放定位貼1000余個和定位黃手環(huán)200個,為吉縣患病老人帶來了福音。

          多年來,只要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組織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劉愛玲都積極響應,廣泛組織志愿者參與,每次活動她都帶頭參加,公勺公筷宣傳普及、疫情防控宣傳勸導、消夏晚會現(xiàn)場秩序維護和后勤保障,到處都有她辛勤付出的身影。特別是2023年消夏晚會,她既要組織社區(qū)文藝工作者排練節(jié)目,還要組織志愿者開展后勤保障,每場晚會結束她都是最后一個離開。

          記者 鄭紅衛(wèi)


        一句承諾 半生守護

        ——記第四季“孝老愛親”臨汾好人牛翠香

          都說人世間最無私的愛是父母之愛。牛翠香,一位來自吉縣柏山寺鄉(xiāng)白子原村的普通農(nóng)村婦女,二十多年來含辛茹苦、無怨無悔撫養(yǎng)一對侄子侄女長大成人,這樣一種不似父愛母哺,卻勝似雙親之情的親情大愛,重新定義了“無私”的邊界和高度。

          牛翠香,如同一朵盛開的太陽花,勇敢樂觀,自強不息。

          1997年6月,丈夫李拴敖的弟弟意外去世,留下一歲半的侄女和六個月的侄子。“孩子不能沒人照顧!”牛翠香沒有絲毫遲疑,將兩個孩子帶回家悉心照顧。

          孝敬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撫養(yǎng)侄子侄女卻不是“必選項”,然而牛翠香默默承擔了一切。鄰居問,家里本來就有兩個孩子,你再把這兩個小孩接過來,這日子怎么過?牛翠香坦然面對:“娃這么小,我不能不管,就算省吃儉用也得撫養(yǎng)他們長大?!?/p>

          一句承諾,半生操勞。

          作為四個孩子的母親,牛翠香用愛將他們一個個養(yǎng)育成人。她對侄子侄女視如己出,不僅在生活上照顧他們,而且也給了他們應有的教育和陪伴,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那時條件艱苦,一袋奶粉動輒也要七八塊錢,為了讓侄兒侄女健康成長,牛翠香夫妻沒有猶豫,他們說再苦再累也不能餓著孩子。

          過年時,牛翠香生怕孩子在別人面前被嘲笑,總要想方設法哪怕借錢也要讓孩子穿上新衣服。在牛翠香的悉心呵護下,姐弟倆一天都沒有過寄人籬下的感覺。

          一直以來,牛翠香夫妻的收入僅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用度。為了讓四個孩子上學,夫妻倆不僅要下地干活,還要趁空余時間打零工賺錢,侄兒不想上學時,夫妻倆苦口婆心規(guī)勸,說是一定要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夫婦二人有喜悅,也有煩惱。當孩子到叛逆期難管教時,他們對孩子耐心教育,不舍得打罵,更沒有想過放棄。遇到問題,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疏導,為姐弟倆加油鼓勁。如今,侄子侄女也已長大成人,面對孩子們?nèi)松械拿恳徊?,他們夫婦都盡心竭力地參與其中。雖然兩個孩子過早失去了父母的疼愛,但牛翠香夫婦卻用一點一滴的愛彌補著這份缺憾,溫暖著他們的人生。

          不僅下有小,上還有老,牛翠香的老母親已年近九十,因腦梗癱瘓在床,時刻需要人照顧。她就用愛和陪伴悉心照料著母親,打破“久病床前無孝子”的“魔咒”,讓患病的母親晚年生活有所依靠。

          “父母養(yǎng)我們小,我們就應該養(yǎng)他們老,父母的恩情一生一世都還不完!”十數(shù)年如一日,用愛心和堅守,牛翠香演繹了新時代尊老、敬老、孝老、愛老的感人故事。

          牛翠香用她的勤勞、樸實、善良和永遠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博大內(nèi)涵,并把這份感情延伸到鄰里,影響和感染著更多的人。

          記者 王小庚


        做良心生意 行凡人善舉

        ——記第四季“誠實守信”臨汾好人張中軍

        左一為張中軍

          做事情雷厲風行,做生意俠義心腸,跑收購拾金不昧……這是同張中軍打過交道的人對他的一貫印象。跟他合作過的鄰里鄉(xiāng)親無不交口稱贊:“臉黑心善,不坑不騙,東西賣給老張,圖的就是一個放心!”

          六十歲的張中軍是土生土長的吉縣吉昌鎮(zhèn)林雨村人。三十多年前,張中軍就做起了十里八鄉(xiāng)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收購生意,多年來,他從來不壓級壓價、缺斤短兩,一次也沒有拖欠少付過農(nóng)民錢款,更不會讓老鄉(xiāng)吃一丁點兒虧。如今,老張已經(jīng)成功把“商業(yè)版圖”擴大到吉縣周邊的鄉(xiāng)寧、大寧、河津乃至陜西宜川、延長等地。

          2016年的一個三伏天,剛收購完一車玉米,準備從陜西宜川返回的老張被一位衣衫襤褸的老漢攔住。老人放下身上的袋子顫巍巍地說:“我家的綠豆不太好了,跑了幾家收購都沒人要,我急等著用錢買藥,你看能幫忙收了嗎?”老張打開袋子,望著老漢和已經(jīng)生蟲的綠豆,讓兒子掏出身上的錢,又從口袋里翻出所有的錢,停頓了下說:“行!你這二十來斤綠豆,挑挑揀揀還能吃,我們父子倆身上就這么多了,你拿著吧?!苯舆^有零有整的二百多塊錢,老漢感激不盡:“我這綠豆不值這么多……”老張呵呵一笑:“你拿著吧,地里產(chǎn)了東西記得賣給我就行,這算是定錢。”

          一路上,兒子滿臉不高興:“爸,你做善事我不反對,可咱連吃飯錢都沒了?!睆堉熊娡鴥鹤有α诵Γ骸耙活D飯不吃不打緊,回家我讓你媽給你包餃子!”

          2014年秋,張中軍帶著大兒子在陜西宜川云巖收購白小豆和綠豆。晚上整理貨品時,大兒子在半袋紅小豆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毛巾包裹,里面是三摞捆綁整齊的人民幣,一摞一百、兩摞五十整整兩萬元??吹絻鹤优d奮的神情,老張黑臉一沉:“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掙點錢不容易,這說不定是他們的救命錢,咱不能做這眛心事!”兒子有點委曲:“這兩天光小豆就收了幾萬斤,上哪去找失主?”老張說:“先別動,丟錢人一定很急,過兩天肯定會找過來的?!比旌螅蠌埥拥搅耸е饕舜ɡ衔宓碾娫?,原來這兩萬元錢是他給老娘看病用的。看病錢失而復得,老五說什么都要拿出兩千元作酬謝,被老張婉言謝絕。

          2017年冬,在鄉(xiāng)寧光華鎮(zhèn)收購綠豆時,一個喝得醉醺醺的當?shù)貪h子,因綠豆品質(zhì)、價格問題與老張起了爭執(zhí),最后罵罵咧咧揚長而去。漢子走后,老張才發(fā)現(xiàn)地上掉落了一個帆布小包,打開一看,里面裝有嶄新的十二萬八千元現(xiàn)金。次日傍晚,醉漢滿頭大汗地跑了過來:“張老板,昨天你見一個帆布包了嗎?我給娃娶媳婦下聘禮……”。老張打斷他的話:“是不是這個?”漢子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張哥,這是我給娃娶媳婦急用的錢,零頭八千塊,你說啥也得收下!”被張中軍再次拒絕。

          做良心生意,行凡人善舉。平日里生活節(jié)儉的老張,近些年在水滴籌等捐贈救助平臺累計捐出大約五六千元,給村里大病困難鄉(xiāng)親捐款一千余元,還有衣物、糧油等物品。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家人碰到有困難的群眾和需要幫助的人時,都會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記者 王小庚


        馮旻昊 勇于創(chuàng)新好少年

          在刻苦學習中成長的馮旻昊,希望有一天能自豪地說“科技強國,強國有我!”

          吉縣東關小學二年級四班的馮旻昊是一個性格開朗、學習刻苦、聰慧機敏的陽光男孩。他最喜歡的一段話是:“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chuàng)造。時代總是不斷發(fā)展的,等你們長大了,生活將發(fā)生巨大變化,科技也會取得巨大進步,需要你們用新理念、新知識、新本領去適應和創(chuàng)造新生活,這樣一個民族、人類進步才能生生不息。從現(xiàn)在起,你們就要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chuàng)造的小標兵?!?/p>

          馮旻昊興趣愛好廣泛,但他最喜歡的是科學。他從小對科技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激發(fā)出他鉆研和創(chuàng)新的動力。從3歲開始他就喜歡做各種科學小實驗,遇到不懂的就去圖書館查看各種資料。他的書架上擺滿了科學實驗書。記得第一次做科學實驗“火山噴發(fā)”時,他感覺大開眼界,看到“巖漿”噴涌而出,形成“火山爆發(fā)”的場面,他無比激動。

          魔方是一項智力運動,它能夠鍛煉手、眼、腦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提高記憶力,提高整體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魔方也是馮旻昊最愛的益智游戲之一,他已經(jīng)掌握了十幾種魔方的復原方法,還參加了“山西省第二屆青少年電視魔方大賽臨汾分站”大賽,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決賽。

          馮旻昊認為,科學并不是科學家的“專利”,生活中時時有科學,處處是科學。他從4歲接觸樂高方面的知識,開始不停地看著圖紙搭建,后來了解一些編程知識后,他把樂高搭建成會跑會動的玩具。他還研究搭建出“機器蜘蛛”“有山有水的房車”“水上發(fā)電機”等創(chuàng)新玩具。

          馮旻昊的父母總是帶他去各種展館參觀,帶他去接觸最新的設計作品,告訴他:行萬里路能開闊眼界,這樣你的設計才能有意義。

          得知獲得第三屆“新時代臨汾好少年”榮譽中的“勇于創(chuàng)新”好少年稱號后,馮旻昊很高興,他說:“我有一個理想,就是做一名頂級的玩具設計師,我想設計出一系列‘學玩合一’的玩具,讓同學們在玩的時候掌握各種知識,這樣學習變成了娛樂,一邊玩一邊學知識。”


        鄧婭楠 樂觀向上好少年

          “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边@句話是吉縣祖師廟小學二年級一班鄧婭楠的座右銘。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鄧婭楠活潑開朗、大方自信、清雅聰慧。她用真誠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學校里她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對老師交代的任務都認真完成,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在班級里,她和同學團結有愛,和睦相處,也會為同學解決問題,生活中幫助同學,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在學習上,她認真好學、刻苦鉆研、勤奮努力。課前她總會認真地做好預習,找出疑難問題,上課帶著問題,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踴躍發(fā)言,課后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各科作業(yè)。在家里,她除了自覺完成作業(yè),自主預習和復習,還會每天閱讀半個小時的書,廣泛閱讀不但能開闊眼界,還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她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鄧婭楠乖巧懂事、孝敬長輩,還是一個幫父母做家務的好孩子,總是積極幫助父母掃地、拖地、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也會學習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不但是家里的小幫手,還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鄧婭楠對自己要求嚴格,面對困難和挫折,她總能樂觀向上,勇于擔當;她信守承諾,答應的事總是努力完成;她熱愛勞動,班級有勞動任務總是沖在最前面。

          作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她曾代表優(yōu)秀少先隊員上臺演講,也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鄧婭楠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書法、播音主持,也喜歡下棋,還經(jīng)常去戶外爬山、跑步、騎自行車,鍛煉身體,爭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2023年,鄧婭楠獲得全市第三屆“新時代臨汾好少年”榮譽中的“樂觀向上”好少年稱號。 她說:“我會以此為新的起點,一步一個腳印,不斷超越自我,用實際行動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p>


        白悅桐 助人為樂好少年

          不久前,白悅桐獲得全市第三屆“新時代臨汾好少年”榮譽中的“助人為樂”好少年稱號,吉縣東關小學三二班師生都認為她當之無愧。

          在老師眼里,白悅桐品學兼優(yōu),勤奮好學。在同學們眼里,她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在家人眼里,她乖巧懂事,貼心溫暖。

          白悅桐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從一年級開始,她一直擔任班長,關心同學、熱愛集體,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腳踏實地。上課她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勤于鉆研,成績優(yōu)異,主動配合老師組建學習小組,帶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組織同學開展美文晨讀、讀書分享等活動,還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堅持執(zhí)勤,維持樓道文明秩序以及衛(wèi)生情況。

          白悅桐是同學的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她是可以信賴的好朋友。她真誠熱情地幫助身邊每一位同學,一支筆、一塊橡皮、一道習題、一次筆記、一次攙扶……她總是在同學最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有的同學學習上遇到難題,她會熱心講解。有的同學之間有矛盾,她會努力勸解,讓他們重歸于好。

          “幫助身邊人、帶動好朋友、關心同學們?!笔前讗偼┷`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

          在生活中,白悅桐懂事體貼、尊老愛幼、真誠善良、堅強獨立,經(jīng)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書桌收拾得干凈整潔,家里的綠植也是由她照看?;顫婇_朗、樂觀豁達的白悅桐經(jīng)常參加學校各種活動,經(jīng)典誦讀大會、古詩詞大會、運動會、歌詠比賽、書法比賽、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等活動都有她的身影,曾榮獲“漢字聽寫大賽”一等獎、“傳承經(jīng)典文化,筆尖筑夢未來”漢字書寫大賽一等獎和“新時代翩翩少年”“尚美詩詞小達人”“尚美學習之星”等稱號。

          稿件由本網(wǎng)記者 鄭紅衛(wèi)采寫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