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年來,安澤農商銀行讓扎根“三農”的初心始終踐行在行動中,在支持傳統(tǒng)農業(yè)蛻變的同時,為新產業(yè)插上騰飛的翅膀。
小暑已過,趙新富忙了一陣子的糧食收購生意已告一段落?!白隽耸畮啄甑募Z食購銷生意,我感覺今年的忙碌很值得。這離不開安澤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作為安澤縣冀氏鎮(zhèn)蘭村遠近聞名的糧食購銷商,今年玉米行情好讓趙新富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玉米賣上“好價錢”
趙新富原本從事煤礦行業(yè),極具商業(yè)頭腦的他看到當地玉米種植面積廣闊、產量高的狀況,多年前轉行做起了糧食購銷生意。
市場的摸爬滾打讓趙新富逐漸摸清了糧食購銷的門路?!坝衩资俏覀儺數剞r民種植的主要作物,是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安澤玉米品質好,我們就是要把努力好玉米賣出好價錢,增加農民的收入。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下,價格‘陰晴不定’,經常會遇到價低傷農的情況,遇到天旱或者其他天災,都會嚴重影響到農民的收入?!睘榱藥椭r戶,趙新富牽頭成立了新富農民種植購銷專業(yè)合作社,從種植到收購為農民提供“一條龍”服務,減少農民種植的風險,穩(wěn)定增加農民的收入。
“干我們這一行,糧食價格和產量不穩(wěn)定,很多時候老百姓都是拿糧食頂賬,需要的資金量很大。雖然我有一些積蓄,但是遇到收購玉米的時候還是缺少流動資金。去年想要擴大規(guī)模,就向咱們農商銀行申請了貸款?!壁w新富很快得到了95萬元的貸款支持,解決了他流動資金不足的難題。
2020年初,玉米價格的上漲讓糧食經銷商們動力滿滿。安澤縣信達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葛海平說:“今年5月份左右價格最高,近的地方銷往運城、陜西的飼料廠,遠的運到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咱農商銀行見證了我的成長,從‘惠商通’到后來的‘糧通貸’‘農資貸’,支持著我把咱安澤的好糧食賣到全國各地?!毕乱徊剑鸷F接媱澫蜣r商銀行申請貸款新建廠房,增加設備,擴大合作社的收儲規(guī)模。
連翹加工增效益
“上山采摘連翹是我們的傳統(tǒng),像我家里種了200多畝小麥,最近把麥子賣給收購商后,還可以通過采摘連翹賺錢。”和川鎮(zhèn)北崖底村的種植戶徐海龍說,去年因擴大種植面積,他從和川支行貸款13.9萬元,在種植傳統(tǒng)農作物的同時,還通過專業(yè)的連翹采摘買賣獲得了額外的收益。
“光采摘野生連翹這一項,每個農戶每年就能增加近2萬元的收入?!卑矟赊r商銀行和川支行行長劉海峰介紹。近年來,為了讓連翹能更好地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安澤縣分步實施了護青防強提品質工程,形成了“村委會+公司+連翹收購大戶”的機制,在提高連翹產量和品質的同時,切實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為助力連翹這一優(yōu)勢資源充分發(fā)揮出效益,安澤農商銀行隨時關注貧困戶、合作社和連翹收購商的發(fā)展狀況,及時為其提供金融服務,讓這一脫貧致富的舉措實實在在的落實。
葛海平所在的和川鎮(zhèn),有豐富的野生連翹等藥材資源,家家戶戶每年上山采摘連翹等。葛海平抓住商機,在做好玉米購銷生意的同時,也做起了藥材收購。在他的藥材存儲倉庫里,和川村的趙阿姨正在做野生藥材的粗加工。她說,采摘時節(jié)上山采摘連翹等藥材,平時在合作社打工掙錢。葛海平表示,安澤農商銀行對他的藥材收購很支持,在授信額度內需要資金可以隨時辦理,并且一直在鼓勵他做大做強,進行藥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現在的他信心十足,打算購買烘干機等設備,這樣可以讓農戶們采摘的藥材賣上更好的價錢,增加收入。
新產業(yè)正在騰飛
傳統(tǒng)產業(yè)不斷蛻變,新興產業(yè)也在崛起。和川鎮(zhèn)荊村的貧困戶李明亮正在今年新租用的暖棚里忙進忙出,他的“甜蜜蜜”西瓜已上市,相比大田種植早了20多天?!霸缟鲜芯驮鐡尩缴虣C,相比種玉米,收益更高。預計每畝西瓜大棚能掙到800元左右,西瓜結束后馬上就可以種西紅柿。一年四季人不閑著,地也不會虧欠你?!崩蠲髁寥ツ昴甑踪J款購買了暖棚材料,他說只要肯吃苦,不光還了錢,還能繼續(xù)發(fā)展。
在冀氏鎮(zhèn)柳樹溝村的蘆筍基地里,小小的蘆筍嫩芽破土而出,不僅打開了一條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之門,而且?guī)又苓呣r戶走上了致富新路。“我們這里獨有的土壤,讓蘆筍品質很好。下一步擴大規(guī)模的話,會吸引更多的客商來購買,這樣可以帶動更多的農戶就業(yè)?!碧J筍基地技術員宋翠紅說,打出品牌可以讓產業(yè)更興。
山西海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廠房正在拔地而起,作為縣級重點農業(yè)項目,負責人王海金本著打造本地產業(yè)品牌的初衷,將出自安澤的原材料充分利用,研發(fā)出一系列有機肥料。“農作物光靠有機肥不行,還要有復合肥的作用。農商銀行總是雪中送炭,資金支持讓企業(yè)注入活力,咱的農業(yè)發(fā)展會如虎添翼?!?/p>
近年來,安澤農商銀行依托“整村授信”工作,扎根“三農”,將“三農”作為立足之本、發(fā)展之源,送服務上門、送資金上門,精準解決融資難題的同時,確保資金投放的及時性,為鄉(xiāng)村振興貢獻著力量。截至5月末,累計走訪或者接收客戶咨詢524次,對符合條件的農戶授信495筆、金額2772萬元,用信474筆、金額2414.86萬元;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0億元。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