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我有資格享受這次“史上最長”的超長黃金周。但是,我現在卻突然不喜歡放假了。這么說,可能很矯情。這不是權利和福利的撒嬌,不是旅游問題,不是休閑問題,而是一種莫名的焦慮。我也曾對這“史上最長”的假期翹首以待,望穿秋水。但我發(fā)現,這個“史上最長”的假期,正越來越成為我不能承受之重。
本來想出去玩了,帶著家人和孩子。但聽說,景點已經開始成批漲價了,而且是門票一年禁漲之后的“報復性反彈”。水價漲,天然氣漲,房價漲這個大頭自然就不用說了,一系列基本生活品的漲價,讓我等草民已如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私下趕緊摸一摸干癟的錢包里還有幾個大子兒。
再有,黃金周出游不是休閑而是遭罪的現實,也讓人手持著8天休假的權利支票而猶豫不決。筆者的一個同事周末剛剛去了青島,回來告訴我說,帶孩子去海洋館,孩子自己走,看到的是屁股,抱起孩子來,看到的是黑壓壓的人頭。海洋生物,就夾雜在這熙熙攘攘的屁股和頭顱之間若隱若現。這還不是黃金周呢。拿著“報復性反彈”的門票去看屁股和人頭,實在是有點不劃算。
消費主義的陷阱更是無處不在。在這個“史上最長”的假期里,多少商家已經卯足了勁,挖空心思要狠狠宰你一回。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拉動內需的這個特殊背景之下,“黃金周”的工具理性,更會變本加厲,帶著溫情的面紗,含情脈脈地朝你張牙舞爪。在這種沖擊面前,我們的意志很脆弱,很容易被瓦解,可能會把半年的工資花掉,至于下個月的房貸如何償還,回家吵架之后再想辦法吧。
不敢旅游,不敢購物,剩下的選擇,只能悶在家里看電視看碟看書、上網了。8天,不把你憋死,也把你憋個神經病吧。但我總覺得,讓國民大門不出、二門不進,以宅男、宅女的身份,來消受和“熬”掉這“史上最長”的假期,實在是暴殄天物,有點奢侈和揮霍了。國民的權利,民生的福利,如果都要用這樣一種最低端的方式來“打折”處理的話,這種所謂權利和福利的價值、屬性和意義,則需要再追問。
那些因種種原因享受不到“史上最長”假期、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的人在抱怨。他們在表達權利訴求,在爭取本應所得的福利;那些已經享受了這些權利和福利的人,卻在為或消受不起這項權利,或不得不“打折”處理這權利和福利而抱怨。當權利和福利不得不打折處理,這是一種怎樣的無奈和悲哀?作為權利和福利,作為社會進步標志的假期,怎就弄得如此不倫不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這真是一個荒誕的悖論。(中國青年報 石敬濤)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由“小板凳”看大醫(yī)改
下一篇: 為何老百姓對一些地方政府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