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古籍裝幀技藝是指在金元時期平陽雕版印刷時成冊裝訂的一種工藝,用平陽麻線將印好的麻(宣)紙經過分頁、折頁、齊線、下錐(草訂)、上面、裁切、沙磨、包角、打眼、穿線、貼簽成冊等十幾道工序的傳統(tǒng)裝幀技藝和社會應用?,F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晉中和晉東南地區(qū),其核心區(qū)域在臨汾市境內。
平陽古籍裝幀技藝是平水雕版印刷的一項主要技術,在數千年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技藝。平陽古籍裝幀技藝秉承了這一傳統(tǒng),從元代延續(xù)至今。在元代平陽專門設置了出版管理機構“經籍所”,這意味著在元代印刷裝幀技藝極度重要。平水雕版印刷古籍裝幀對我國的文字、藝術、醫(yī)學、家教、民俗、宗教等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臨汾在中國印刷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傳承和保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臨汾非遺名錄》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