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密間伐 提質增效
臨汾新聞網訊 立冬前后,正是蘋果修剪的好時機。擁有28萬畝蘋果種植面積的吉縣,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推廣果園“減密間伐”管理技術,引導果農提高蘋果品質,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
吉縣是名副其實的蘋果之鄉(xiāng),年產量18萬噸,產值8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6000余元,蘋果已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yè)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yè)。在全縣農業(yè)經濟構成中,蘋果產業(yè)達到了5個80%:蘋果面積占到了總耕地面積的84.8%,82.3%行政村是“一縣一業(yè)”蘋果專業(yè)村,80%以上的農民從事果業(yè)生產,蘋果收入占農業(yè)總收入的8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來自于蘋果。
近年來,吉縣縣委、縣政府為加快果業(yè)發(fā)展步伐,緊抓全省“一縣一業(yè)”的政策機遇,按照產業(yè)化開發(fā)、精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有機化開發(fā)、精品化包裝、品牌化營銷的思路,提出“蘋果富民,在提質升級上取得新突破”的戰(zhàn)略舉措,全力推動吉縣蘋果產業(yè)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標準化、精細化轉變,生產目標由無害化向綠色化、有機化轉變,經營方式由規(guī)模數(shù)量型向優(yōu)質高效型轉變,營銷方式由果園分散交易向中心市場交易、組織直銷和出口轉變。
十多年前,吉縣蘋果栽植大都按3米×4米進行,這樣一畝地有55棵果樹,樹齡到了15年以上后,樹密、枝密,果樹之間爭水爭肥爭陽光,授粉也差,造成營養(yǎng)不良,果個小、紅度不夠,整體質量差,與市場需要的果個大、著色好、果型端莊的標準格格不入,影響到價格和效益,吉縣蘋果在市場上走俏的同時,也出現(xiàn)賣難現(xiàn)象,市場逼迫得吉縣果業(yè)必須走“減密間伐”這條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吉縣縣委、縣政府在2013年秋冬季提出了“減密間伐”的戰(zhàn)略決策,從此拉開了果園“革命”的序幕。
2013年冬,縣果業(yè)服務中心與縣委宣傳部聯(lián)合制作了反映“減密間伐”好處多的微電影《果園革命》,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播放,引起了果農的關注。一些對果園“減密間伐”心存疑慮和思想徘徊的果農,堅定了信心,主動找到果業(yè)中心和鄉(xiāng)鎮(zhèn),要求間伐。
中垛鄉(xiāng)是吉縣發(fā)展果園較早的鄉(xiāng)鎮(zhèn),不少村的果園因為栽植太密,影響到果子的質量,為了引導果農轉變思想,一方面組織果農到東城鄉(xiāng)參觀,一方面組織果農觀看微電影《果園革命》,大力宣傳減密間伐的好處。僅南坪一個村,就間伐了800多畝。果農梁建民家有13畝果園,因為果樹密,投入大,收入少,這次減密間伐積極性高。說起間伐的好處,梁建民說:“果樹也要計劃生育,不能只圖數(shù)量不管質量?!贝蹇创澹瑧艨磻?,果農看的是示范戶。中垛村有個叫強勤忠的果農,一畝地只留30棵果樹,精心管理,科學施肥和修剪,7.5畝地收入達到18萬元,一畝平均效益達到2.4萬元,成為全縣畝均效益的冠軍。中垛鄉(xiāng)黨委、政府以此為典型,讓全鄉(xiāng)果農認識到“減密間伐”的確能增產增效,果農“減密間伐”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連續(xù)兩年實施“減密間伐”2000余畝。
東城鄉(xiāng)有2萬畝蘋果,其中一部分果園樹齡達15年以上,一些行動早的果農,已嘗到了“減密間伐”的甜頭。柏東村果農陳武忠在2013年冬季對自家的果園進行了減密間伐,砍掉40棵老樹,2014年又砍掉30棵樹,果園由原來的270棵樹減為200棵。樹雖然少了,但通風透光好了,勞動力也減輕了,2014年,他家蘋果再次獲得大豐收,蘋果長勢十分喜人,累累果實掛滿枝頭,因為紅度好,果個大,果面干凈,在蘋果成熟采摘的前5天,他家果園迎來了縣四套班子觀摩、老干部觀摩,本鄉(xiāng)、本縣各鄉(xiāng)鎮(zhèn)600多名果農觀摩和大寧縣200名果農的觀摩,看了他家的蘋果大家都說好,前來觀摩的果農紛紛向他取經,這一年,他家的蘋果以每公斤6.4元的價格出售,產值達到17.6萬元。
柏東村果農陳巧香家有5畝蘋果,2014年采取了“減密間伐”措施,果樹由原來的323棵減少到160棵。2015年她家的蘋果質量格外好,以每公斤7元的價格被四川一位果商收購,收入達10萬元??吹阶约姨O果賣得這樣好,陳巧香激動地說,要是早一些搞“減密間伐”就好了。
東城鄉(xiāng)社堤村果農劉章順家的4畝蘋果園,三年前有220棵果樹,2013年他一次性間伐了120棵,留下100棵壯樹,2015年果園收入由前幾年的2萬元增加了6萬元。劉章順高興地說:“減密間伐后,樹少了,勞動強度低了,蘋果的產量反而增加了,紅度好,果個大,也能賣到高價了?!庇辛讼耜愇渲摇㈥惽上?、劉章順嘗到“減密間伐”甜頭的果農們的宣傳,東城鄉(xiāng)“減密間伐”開展得異常順利,縣里下達的1000畝任務很快就完成了。
圍繞1萬畝目標,吉昌、東城、中垛、車城、文城等7個鄉(xiāng)鎮(zhèn)“減密間伐”戰(zhàn)役紛紛打響,果鄉(xiāng)吉縣廣大農村由冬閑變成了冬忙。(陳健翔)
責任編輯:秦芳媛